李府君挽词

利涂名路两崎嵚,甘向田园事陆沉。

一顷膏腴生计足,四时香火佛缘深。

筑门东海于公意,教子燕山窦老心。

衔涕为公铭隐德,不缘谀墓欲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挽词《李府君挽词》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李府君生前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仕途与田园间的选择,以及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诗中既表达了对李府君生活态度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首联“利涂名路两崎嵚,甘向田园事陆沉”描绘了李府君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遭遇重重困难,但他却甘愿退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运用了“崎岖”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仕途的艰难,而“陆沉”则暗示了归隐田园的平静与宁静。

颔联“一顷膏腴生计足,四时香火佛缘深”进一步描述了李府君在田园中的生活状态。他拥有足够的田产,足以维持生计;同时,他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一年四季都虔诚地供奉香火,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度。

颈联“筑门东海于公意,教子燕山窦老心”引用典故,表达了李府君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家人保障,更在精神上教导子女,传承了古代贤者的家风与智慧。于公筑门的故事象征着对家族的贡献,窦老教子则寓意了对后代的教育与期望。

尾联“衔涕为公铭隐德,不缘谀墓欲黄金”则是对李府君高尚品德的颂扬。诗人以自己的泪水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并强调了对李府君美德的铭记,而非出于谄媚或追求虚名的目的。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李府君在不同生活领域中的成就与影响,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陈景公挽词(其一)

冠玉堂堂骨相奇,起家消息露蓍龟。

齿牙不妄千金诺,度量难窥万顷陂。

车辙过门多长者,箕裘传业有佳儿。

西园新卜松楸地,记得公颜向此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陈景公挽词(其二)

先子于公分颇深,晚年出处恨商参。

虽脩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

尽道吉人俱未艾,谁知凶讣遽相寻。

三年落尽思亲泪,今日登门又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万乔年李唐英二绝(其一)

七贤林下共忘机,更有新诗为发挥。

竹叶一尊添逸兴,薰风吹散脸红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万乔年李唐英二绝(其二)

黉舍炎炎畏日长,竹亭取次纳新凉。

文章风月须兼美,莫使时人恨海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