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四注。念我劳人,终身霜露。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时无英雄,咄哉丈夫。

上阪下阪,秦川在眼。左手把鞭,足不能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陇头流水歌辞三首》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陇山之上的流水与自然景象,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首句“陇头流水,流离四注”,以陇山之上的流水起笔,形象地描绘出水流四散奔流的动态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接着,“念我劳人,终身霜露”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劳苦之人,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生活困苦的深切忧虑。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弱水象征着容易达到的目标,而坚冰则预示着前行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易与坎坷。紧接着,“时无英雄,咄哉丈夫”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缺乏杰出人物的感叹,同时也抒发了作为男子汉的无奈与愤慨,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

最后,“上阪下阪,秦川在眼。左手把鞭,足不能前”描绘了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艰难情景,秦川象征着远方的目标,但即使眼前道路清晰,却因体力或外在因素而难以前进,形象地展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无力感与挫败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

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二)二月歌

红碧两参差,芳香满林薄,望欢殊未来。

折杨柳,我有千里心,愿寄双飞鸟。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三)三月歌

采薇薇已柔,东西复南北,念子何时休。

折杨柳,持为七宝鞭,追逐骅骝后。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四)四月歌

寒消时未暑,梅子欲成黄,摽落当谁取。

折杨柳,青春不可追,长条已堪扫。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