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去贤斋》。诗中,黄庭坚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古代圣贤品格的向往。
首句“争名朝市鱼千里”,形象地描绘了世人追逐名利如同群鱼竞逐于千里之外的江湖,比喻人们在世俗中为名利奔波。次句“观道诗书豹一斑”,将寻求真理和知识比作豹子窥探书卷,暗示读书人虽身处末世,但仍试图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方向。
第三句“末俗风波尤浩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动荡不安,如同浩渺的波涛,暗指世态炎凉。第四句“古人廉陛要跻攀”,则表达了对廉洁高尚品德的追求,希望像古人那样坚守清正。
第五、六句“螗螂怒臂当车辙,鹦鹉能言著锁关”运用寓言,讽刺那些徒有其表、无力改变现实的人,如螳臂挡车和被囚笼中的鹦鹉,寓意着个人力量的微小和困境。
最后两句“顾我安知贤者事,松风永日下帘间”回归自我反思,诗人感慨自己难以了解和效仿贤者的作为,只能在松风陪伴下静心自省,过着简朴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