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秦川水的呜咽声与秋风的凄厉,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鸣咽秦川水,秋风入鼓鼙",以水声和风声象征战争的紧张与残酷。接着,诗人通过"妖星躔陇右,大将出安西"两句,暗示了战事的发生背景,"妖星"常被古人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战争或灾祸的到来。
"陆陆将谁附,苍苍迥不迷",表达了对将领忠诚与决断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似闻宽大诏,不忍戮鲸鲵",则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以及对仁政的向往,希望统治者能施行宽大的政策,避免无辜百姓遭受战争的苦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