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书兴》由清代诗人王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首句“披衣静坐数鸡鸣”,以清晨的宁静景象开始,诗人独自披衣而坐,倾听鸡鸣之声,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早起习惯,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
接着,“知有新诗枕上成”一句,透露出诗人夜间的创作灵感。在梦中与故人相会,唤醒了他对往昔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新的创作欲望。这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境,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
“往事追思如昨日,故人入梦若平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恒久进行了对比。诗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与故人在梦中重逢,那份亲切与真实感如同日常一般,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九秋落叶功名薄,万里浮云富贵轻。”这两句则转向对人生价值的探讨。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功名利禄在诗人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然。
最后,“满腹牢骚何处写,斯民水火总关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社会的不公与苦难,他虽有诸多不满,却无处诉说。然而,他始终心系苍生,关心民众的疾苦,这份深情厚意,正是他作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责任的体现。
综上所述,《书兴》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友情、人生价值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