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青青,玉门关外三千里。秦山渭水。
未是消魂地。坦卧东床,恐减风云气。功名际。
愿君着意。莫揾春闺泪。
这首元代王恽的《点绛唇·送董彦才西上》是一首送别词,以杨柳和玉门关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董彦才远行的关切与祝愿。首句“杨柳青青,玉门关外三千里”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杨柳象征离愁,而遥远的玉门关则暗示了董彦才的行程之遥。接下来,“秦山渭水,未是消魂地”进一步强调故乡的山水并非最令人伤感的地方,暗示董彦才即将面对的未知挑战可能更为触动人心。
“坦卧东床,恐减风云气”一句,通过赞美友人的豪情壮志,希望他在外能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不因远离家乡而气馁。“功名际,愿君着意”则是对董彦才追求功名的鼓励,希望他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最后,“莫揾春闺泪”则是对董彦才家人的情感关怀,提醒他不要让家中的妻子儿女因思念而落泪,表达了词人对家庭和谐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婉,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词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春雨添花,绕阑来看花开否。海棠红瘦。
绿叶花如豆。梨雪生香,近在清明候。花为友。
莫轻孤负。预问邻家酒。
红叶当阶,朝来拨土红芽秀。画阑晴昼。
凭暖佳人袖。一粒丹砂,谁点仙根透。从今后。
为渠酿酒。去作花间友。
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绿阴池树。
荡漾瑶翻处。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人良苦。
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
纸帐梅花夜色清。行云香湿堕银屏。
惜花人老若为情。
对酒当歌须适意,凌烟图象是虚名。
千年编简几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