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问讯后村目眚》。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眼疾的关切之情。首句“赤眚因何久未除”直接点明了主题——友人长久未愈的眼疾。接着,“客来多为荔分疏”一句,通过客人的来访和对荔枝的分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病情的持续影响着周围的人。
“苦云牛背寒光减,病在蝇头细字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眼疾比作牛背上的寒光减弱,以及阅读时蝇头般细小的字迹,形象地表达了病情对视力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身体状况的深切忧虑。
“老学常时资共订,诗筒两月顿成虚”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即使在友人病重期间,两人仍保持着精神上的交流,但两个月的等待却让这种交流变得空洞无物,突显了友情的珍贵与病痛的无奈。
最后,“人间未有医龙手,梦索仙翁拟访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病情的无力感和对治愈的渴望。诗人在人间寻找不到能够治愈眼疾的高明医术,只能在梦中寻求仙翁的帮助,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康复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