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山人远游

初夏风日清,芳华尽披委。

萧萧野人居,绿树净如洗。

繁阴在庭户,晴云隔窗纸。

刘君负绝艺,幽讨亦戾止。

平生一緉屐,历历几千里。

南袖岭峤烟,东拂扶桑水。

空斋坐终日,论议颇亹亹。

言立罔迷真,浩瀚况无已。

群流会一原,众辙不殊轨。

昆仑倚西极,黄河走其底。

嵩华与恒岱,郁郁土中峙。

休气蓄灵光,自惜伯玉址。

结交燕赵豪,跃马长杨里。

堂堂百年身,兹游更奇伟。

酌酒浇壮怀,奋步从此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送刘山人远游》描绘了初夏时节清风明丽的景色,以及对友人刘山人即将远行的深深祝愿。首句“初夏风日清,芳华尽披委”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清新与花朵凋零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接下来的“萧萧野人居,绿树净如洗”,以寂静的乡村生活和洁净如洗的绿树,烘托出刘山人的隐逸之志。

“繁阴在庭户,晴云隔窗纸”描绘了庭院的宁静与户外的晴朗,暗寓友人即将踏入广阔天地。“刘君负绝艺,幽讨亦戾止”赞美了刘山人的才华和志向,他将踏上探寻未知的旅程。“平生一緉屐,历历几千里”表达了对刘山人长途跋涉的想象,以及他对远方的期待。

“南袖岭峤烟,东拂扶桑水”进一步描绘了刘山人行程的遥远,从南岭到东海,充满神秘色彩。“空斋坐终日,论议颇亹亹”则写出刘山人在空寂的斋室中深思熟虑,讨论学问时的专注与热情。

“言立罔迷真,浩瀚况无已”赞扬了刘山人的智慧和洞察力,他的言论清晰,见识深远。“群流会一原,众辙不殊轨”寓意各种思想汇聚于根本,各人的道路虽不同,但目标一致。“昆仑倚西极,黄河走其底”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刘山人的壮志豪情。

最后,“嵩华与恒岱,郁郁土中峙”提及嵩山、华山和恒山等名山,寄寓了对刘山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休气蓄灵光,自惜伯玉址”祝愿他在旅途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智慧。“结交燕赵豪,跃马长杨里”表达了对刘山人与豪杰交往的期待,以及他将在京城的精彩生活。“堂堂百年身,兹游更奇伟”再次强调这次旅程的非凡意义。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初夏景色和对刘山人远游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他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23)

吴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字:伯尚
  • 籍贯:抚州崇仁
  • 生卒年:1297—1361

相关古诗词

送曾冲衍自甥馆归省

慨我林壑姿,高思凌云烟。

清秋到城邑,兼旬得留连。

耆旧颇凋谢,新知多少年。

曾君金川彦,胤胄本蝉联。

华姻照高阅,玉树来鸾鹓。

自小涉书史,已能缀诗篇。

相值阛阓间,被服华且鲜。

间亦能我即,辞气自温妍。

而翁富文学,传家有渊源。

十年不相见,使我心悁悁。

奇骨出名驹,风采固超然。

尔邑危处士,其人萟且贤。

词高连城价,字重青瑶镌。

汝能早入室,累岁相周旋。

吾闻古人学,忠信盖所先。

彝伦本日用,昭著无幽玄。

本干既有立,华实自芬蕃。

愿言勤孝弟,馀力及艺文。

友道贵责善,我歌匪虚言。

形式: 古风

同诸彦泛舟游

移舟荡绿水,棹击来清风。

山树接天碧,汀花向日红。

圭璋益良朋,群簪得相从。

窈窕杨柳外,逶迤墟里东。

微雨洒芳郊,流水度晴虹。

渔歌日暮起,清响紫烟中。

形式: 古风

九日江楼分韵赋采字

江上秋风多,客里时序改。

嘉菊空满目,幽香为谁采。

江楼对西山,物景颇潇洒。

山云寒冉冉,汀树晴蔼蔼。

何以慰今朝,浊醪向邻买。

野馔在盘餐,梨栗杂醯醢。

眷兹二三友,被服盛兰茝。

举盏送飞鸿,翩翩望沧海。

形式: 古风

赋灵碧石山子

卷石重拱璧,致之果何从。

隐几当翠微,娟娟秀芙蓉。

艮岳玄雾温,香炉紫烟重。

五老不可见,令我忆鳌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