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年再到仍冲暑,长愧堂中结夏僧。
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示梅山宁老二首》中的第二首。赵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再次来访时的情境和心境。"八年再到仍冲暑",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八年之后重游旧地,却依然遭遇酷暑。"长愧堂中结夏僧",他对自己未能像僧人般在清凉的禅堂中避暑感到惭愧,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我欲松间借馀地,听风听雨发鬅鬙",诗人表达了想要在松林之间找寻一片空地,享受自然的风声雨声,让思绪随风飘散,让头发在风雨中自由舒展的愿望。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也寓含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夏日的炎热与僧人的清凉生活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淡淡感怀。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梅山不见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
梅句不刊宗有集,山应生喜亦生嗔。
伴我山行陈与吴,曾家父子更怜渠。
武山碾得雪相似,来酌观山冰不如。
昨日元正今日春,佳辰并作一番新。
试看柳色遽如许,无耐梅花憔悴人。
春日每颁宽大诏,天公意与圣人同。
故于半载焦枯后,一雨聊资土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