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三)

斯民如良苗,岂堪食根蟊。

抵冒取其财,不尽有不休。

汉人附五行,周家先九畴。

正直方世用,万古清风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斯民如良苗",将百姓比作茁壮的禾苗,暗示他们的生活和希望如同幼苗般脆弱。然而,"岂堪食根蟊","蟊"是害虫,意味着有些人像蛀虫一样侵蚀人民的根基,掠夺他们的财富,这种行为是极其不公的。

接下来,诗人引用历史典故,"汉人附五行,周家先九畴",暗示古人重视道德和治理原则,五行和九畴分别是古代的自然法则和农业知识,用来强调公正和有序的社会管理。诗人借此呼吁,当今社会应当回归正直之道,"正直方世用",即只有正直才能在世间得到长久的任用。

最后,诗人寄予厚望于清风般的美德能够流传万古,"万古清风留",表达对公正清明社会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期待。

收录诗词(259)

龚璛(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四)

唐人作丞相,分当食万羊。

不知苦辛者,但取充饥肠。

祇今天下宰,圣明登俊良。

勿言公孙俭,布被意何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五)

粳糯三百万,连樯发南溟。

岁计给浩穰,来音倾耳听。

明公顺天道,坐镇鱼龙腥。

未羡蒋漕使,风旂立中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六)

菁莪正乐育,泮水涵至清。

自公勖多士,非时无所争。

垂帘昼閒寂,岂无读书声。

口耳四寸间,慎思辨宜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七)

编氓召往役,破产纳宫中。

吁嗟不均患,兼并遂成风。

义米可救弊,上下当齐同。

譬如山有林,众木成其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