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读千岩续藁》。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老毫端别有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即使在岁月的磨砺下,也能保持内心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老毫”指的是诗人的笔墨,而“春”则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
“岩前草木也精神”,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每一丝生命都充满了活力和精神,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
“锦囊留得灵犀在”,诗中的“锦囊”通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而“灵犀”则是智慧与才华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艺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并且这些精神财富被妥善地保留着。
最后一句“辟尽人间俗子尘”,显示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他希望将世间的凡尘俗念都抛弃掉,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这里的“辟”字有清除、去除之意,“俗子”指的是世俗之人,而“尘”则是烦恼和污染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高洁生活态度的坚守。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史弥宁在这四句话中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