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泽驿阻雪

去年冬不雪,今雪太匆匆。

轻薄愁兼雨,攲斜怯受风。

雁依寒浦静,鸦噪暮林空。

憔悴西征客,惟应白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去年冬天没有下雪,今年的雪却来得急促。
雪花轻盈,又带着愁绪和雨水,倾斜的姿态似乎害怕风的吹拂。
大雁在寒冷的水边安静栖息,乌鸦在傍晚的树林中嘈杂叫唤。
远行的人面容憔悴,只有满头白发与这雪景相映成趣。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冬:冬季。
雪:降雪。
太匆匆:过于急促。
轻薄:形容雪花的轻盈。
愁兼雨:带着忧愁和雨水。
攲斜:倾斜。
怯受风:害怕风吹。
雁:大雁。
寒浦:寒冷的水边。
鸦噪:乌鸦鸣叫。
暮林:傍晚的树林。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疲倦。
西征客:向西行进的旅人。
惟应:只可能。
白发同:满头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寒冬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哀愁和旅途中的不适。

"去年冬不雪,今雪太匆匆"两句,既是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描述,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匆匆”给人一种急迫和仓促之感,似乎时间在无声中滑过,带走了许多不易察觉的改变。

"轻薄愁兼雨,攲斜怯受风"一句中的“轻薄愁”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份忧伤像是随着细雨和斜阳一起降临,渗透在诗人的心头。同时,“怯受风”则传递出一种无奈和脆弱。

"雁依寒浦静,鸦噪暮林空"两句中,雁(大雁)依附于寒冷的水边,呈现出一种静谧与孤独。晚霞下的森林,因乌鸦的叫声而显得更加荒凉和寂静。

"憔悴西征客,惟应白发同"最后两句中,“西征客”指的是远行的旅人,他们的心情是“憔悴”的,即忧愁、沮丧。这里的“惟应白发同”,则是在说只有那渐渐转白的头发,才能理解和共鸣他们内心的苦楚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旅途孤独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送王敦素

龙蟠山色引衡庐,霜落江清影碧虚。

鼓枻厌骑沙苑马,行厨饫食武昌鱼。

缓歌玉树翻新曲,趣入金銮续旧书。

官达故人稀会面,君来相见肯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惠纯上人游闽

蚤听闽人说土风,此身尝欲到闽中。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子红。

襟带九江山不断,梯航百粤海相通。

北窗夜展图经看,手自题书寄远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僧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定许同香火,终参惠远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僧归建州

清秋颍汝归时晚,不及群公送惠休。

曲几数行题字别,扁舟几日为诗留。

东吴杨柳云中渚,南越梅花雪外洲。

万里故乡聊一到,江山风物往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