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雪浪石

山骨居然巧,分明雪作涛。

润含波縠细,白涌浪花高。

翟峡如奔逸,胥江或怒号。

一拳翔振鹭,百叠负神鳌。

洞壑还吾辈,峥嵘定尔曹。

月中光熌熌,风际韵骚骚。

贮水瓷盆古,栽蒲土钵牢。

是曾经煮鍊,应为肃冠袍。

不必需攻玉,相亲巳自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明代应臬的《赋得雪浪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浪石的壮丽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雪浪石的动态美与静态美。

首联“山骨居然巧,分明雪作涛”开篇即以巧夺天工的山骨比喻雪浪石,形象地描绘出其形态之奇巧,仿佛是雪化成的波涛,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颔联“润含波縠细,白涌浪花高”进一步描写雪浪石表面的细腻纹理和高耸的浪花,通过“润”、“含”、“细”、“白”、“涌”等词,展现出雪浪石的质感与动态之美。

颈联“翟峡如奔逸,胥江或怒号”运用对比手法,将雪浪石与峡谷、江流相比较,前者奔腾不息,后者则可能狂吼,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雪浪石的动态活力。

尾联“洞壑还吾辈,峥嵘定尔曹”表达了对雪浪石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不仅属于自然,也与人共享,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的崇高精神。

最后两联“月中光熌熌,风际韵骚骚”描绘了雪浪石在月光下的光辉与风中韵律的美妙,进一步渲染了其独特的魅力。“贮水瓷盆古,栽蒲土钵牢”则以具体的物品来衬托雪浪石的珍贵与稳固,暗示其价值与地位。

“是曾经煮鍊,应为肃冠袍”表达了对雪浪石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暗示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不必需攻玉,相亲巳自豪”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雪浪石的欣赏与自豪,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浪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应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刻竹

悲欢坐卧役吟神,只合三唐晚辈邻。

后五百年青玉上,也知流寓有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塘上行

青蒲叶已敷,迟我塘上过。

所托者止水,未甚有风波。

渺渺江湖水,萍流不得住。

凉飔自西来,行子亦返顾。

言有一束诗,可以喻屮深。

欲传流水去,冰至在凌阴。

自今掩扉坐,寒塘相见少。

有何一山人,持赠金光草。

形式: 古风

怨歌行

有腕在手,有舌在口。岂无一长,莫与我播扬。

岂无一得,莫与我扼惜。

吁嗟乎,人之寡情,畛域太明,我不如归耕。

形式: 古风

古诗

行行重行行,夕阳在崦嵫。

暮鸟有倦翼,冬木无荣枝。

少壮不逢年,垂老其谁知。

拄杖亦奚悲,挥戈亦奚喜。

立马当国门,素发令人指。

不如揽馀辉,卷怀还故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