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玉楼春·其三》赠给孙守公素。全诗描绘了孙守公素的才华横溢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三衢太守文章伯"一句直接点出了孙守公素担任的地方官职以及他的文采之美,显示出作者对其地位与才能的尊崇。紧接着的"七月政成如戏剧"则是对他治理地方有方、政绩斐然的赞誉,比喻他的行政能力就像一场完美的演出一般。
"坐中欬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孙守公素文思泉涌、才华横溢的情景。"欬唾"指咳嗽和吐沫,这里比喻他的文字如同珍珠玉玑,价值连城;"笔下神明飞霹雳"则形容他写作时灵感勃发,如同天降雷霆,力量强大而又充满神秘。
接着的"才高莫恨溪山窄"表达了诗人对孙守公素才华的赞美,即便是在偏远的山区,他的才能也不会被局限。紧跟着的"且与燕公添秀发"则是希望他能像古代名将燕公那样,继续增加自己的荣耀和成就。
最后两句"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尊重,以及希望孙守公素能够成为继承这些优秀传统的人物。这里的"魏公"指的是唐代文豪魏征,而"风流前辈渐无多"则是感慨时光易逝,真正懂得欣赏和传承古人文化艺术的人才越来越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守公素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于优秀文学和政治成就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