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徐镠的隐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徐镠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以及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首句“剡溪东下旧坑村”,点明了徐镠居住地点的地理位置,位于剡溪东边的古老村落,暗示了这个地方远离尘嚣,充满古朴之气。接着,“千古高人旧宅门”一句,直接赞美了徐镠作为一位高人的身份,其居所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诧见徐镠云卧里,山中太古今犹存。”这一句描绘了徐镠的生活状态,如同云一般自在地躺在山中,时间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下来,“閒占晴雨羲文易,递长儿孙老瓦盆。”描述了徐镠利用自然界的晴雨变化来解读《周易》,教育子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一年穜稑几番收,一片松篁远蔽楼。”通过农作物的种植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徐镠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生活的满足感。而“葛衫芒履黄皮褶,长生木瓢高顶笠。”则进一步刻画了徐镠朴素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我行我意自逍遥,垂垂石磴苍莓袭。”表达了诗人对徐镠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随后,“前川月漾钓竿罢,荷锄迂叟迎人话。”描绘了徐镠在月光下的悠闲垂钓,以及与老农的亲切交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老妻烹蕨待晚餐,欲归犹息长林下。”通过徐镠家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最后,“一生不上里正厅,倩人输税不敢停。”揭示了徐镠对官场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徐镠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