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镠歌为隐士徐翁赋

剡溪东下旧坑村,千古高人旧宅门。

诧见徐镠云卧里,山中太古今犹存。

閒占晴雨羲文易,递长儿孙老瓦盆。

一年穜稑几番收,一片松篁远蔽楼。

葛衫芒履黄皮褶,长生木瓢高顶笠。

我行我意自逍遥,垂垂石磴苍莓袭。

前川月漾钓竿罢,荷锄迂叟迎人话。

老妻烹蕨待晚餐,欲归犹息长林下。

一生不上里正厅,倩人输税不敢停。

有马不骑閒在野,有鸠不杖任天行。

名唤徐镠字亦镠,并欲逃名访白鸥。

人生何必耽朝市,杜郎卖药早时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徐镠的隐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徐镠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以及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首句“剡溪东下旧坑村”,点明了徐镠居住地点的地理位置,位于剡溪东边的古老村落,暗示了这个地方远离尘嚣,充满古朴之气。接着,“千古高人旧宅门”一句,直接赞美了徐镠作为一位高人的身份,其居所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诧见徐镠云卧里,山中太古今犹存。”这一句描绘了徐镠的生活状态,如同云一般自在地躺在山中,时间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下来,“閒占晴雨羲文易,递长儿孙老瓦盆。”描述了徐镠利用自然界的晴雨变化来解读《周易》,教育子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一年穜稑几番收,一片松篁远蔽楼。”通过农作物的种植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徐镠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生活的满足感。而“葛衫芒履黄皮褶,长生木瓢高顶笠。”则进一步刻画了徐镠朴素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我行我意自逍遥,垂垂石磴苍莓袭。”表达了诗人对徐镠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随后,“前川月漾钓竿罢,荷锄迂叟迎人话。”描绘了徐镠在月光下的悠闲垂钓,以及与老农的亲切交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老妻烹蕨待晚餐,欲归犹息长林下。”通过徐镠家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最后,“一生不上里正厅,倩人输税不敢停。”揭示了徐镠对官场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徐镠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赏。

收录诗词(3)

徐时进(见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叔氏之广陵

天畔芜城树影横,一帆送客暮潮平。

多年须鬓疑交契,逐日沙洲似世情。

柳眼巳占宾驾至,鲟蓑正美主人羹。

故园花事犹相待,莫恋王孙十日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都督万瑞岩七十

旧是朱门宅,家承竹素书。

禁方龙藏出,丹井海云储。

梦稳风尘外,身閒老病馀。

时平埋剑气,酿美荐江鱼。

煮石过新火,栽萸半故庐。

兴来看齿发,报国几踌躇。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观石照

度岭入云林,满目生奇峭。

灵壁起层峦,鸣泉泻幽窍。

行行上高亭,岩头标石照。

清莹似玉壶,空中瞩窈窕。

众睨从旁窥,顾影各相肖。

试问劫火因,世邈讵可料。

大道尚含章,造物忌光耀。

用晦存贞明,感兹悟要妙。

形式: 古风

除夕立春

薪火传无尽,春从腊底生。

合分知岁序,断续似交情。

柏叶随傩鼓,椒花带爆声。

客中浑得醉,此夕有馀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