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非傲亦非懒,几月简逢迎。
笑语消三伏,升沈付五行。
雨加苍藓色,涛泻绿筠声。
无端传巷语,清耳赖禅鸣。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小斋中的闲适生活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诗人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无论是炎炎夏日的欢笑交谈,还是世事的沉浮,都显得超然物外。雨滴落在苍苔上,绿竹间传来潺潺水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巷中偶尔传来的闲谈,被远处的禅钟声所化解,使得整个环境更加清净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
不详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
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
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调古知音少,行孤起信微。
清尊浇宿块,黄叶答初机。
事以忘怀简,身因谢客肥。
由来耽寂寞,不是贵知希。
名理兼文藻,君齐高士踪。
温醇馀道气,清瘦带诗容。
乌几竹光映,蜗墙藓晕重。
开尊坐秋雨,相对兴偏浓。
凉夜谁堪语,登楼忆所亲。
无机瓶共我,解事酒随人。
未老灰心客,初秋病肺身。
山南田二顷,归计未全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