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四)

寂寞吟怀谁与开,前村除是竹边梅。

清尊撩触香三嗅,短日吟搜肠九回。

石路与风随袖入,茆檐和月上窗来。

几番客散庭空处,独倚寒梢更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无人理解我内心的孤独,只有前村的竹林梅花能分享。
举杯轻嗅梅花香气三次,短暂的白天里,我反复吟诗搜肠刮肚。
踏着石路,风也随着衣袖进入,月光透过茅檐照在窗户上。
几次宾客散去,庭院空荡,我独自倚着寒冷的树枝,再饮一杯。

注释

寂寞:孤独。
吟怀:内心的情感。
谁与开:与谁分享。
清尊:清酒。
撩触:轻触,这里指举杯嗅闻。
香三嗅:三次轻嗅香气。
短日:短暂的白天。
吟搜:吟诗搜寻。
肠九回:形容思绪反复。
石路:石头铺成的小路。
袖入:随风进入衣袖。
茆檐:茅草屋顶。
月上窗来:月光照进窗户。
客散:宾客离去。
庭空:庭院空无一人。
寒梢:寒冷的树枝。
更一杯:再喝一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学箕的作品,名为《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四)》。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寂寞中怀念故人的情感,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缘。

"寂寞吟怀谁与开,前村除是竹边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回忆往昔,与梅花共鸣的情景。这里的“谁”指代可能是诗人的故人或知己,而“前村”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除了竹和梅外别无他物。

"清尊撩触香三嗅,短日吟搜肠九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短暂的冬日里,对着清香四溢的酒,反复品鉴,感受到生命中难得的美好。这里的“撩触”和“嗅”都是形容诗人细腻地享受生活的动作,而“吟搜肠九回”则是表达他对美好事物不停追求。

"石路与风随袖入,茆檐和月上窗来。"

这两句写出了夜晚的景象,其中“石路与风随袖入”形容了夜风轻拂过小路,而“茆檐和月上窗来”则是描绘了夜色中,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诗人的书案上。这里的意境极为幽静。

"几番客散庭空处,独倚寒梢更一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朋友们离去后,独自一人留下,继续品味着孤寂中的美好,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淡定与从容。这里的“几番客散”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独倚寒梢更一杯”则是诗人对待命运、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隐逸心境和他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追求。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三)

梅花湿露未全乾,青女横陈故作难。

卯醉醉如申醉醉,晚寒寒似晓寒寒。

园林雪后清孤甚,京洛尘中子细看。

自是丰神无与比,肯同桃李恋雕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二)

芳菲犹未露春妍,已是梅开溪上园。

香静细参花外意,眼明应笑雾中昏。

自怜拙思污吟笔,谁赋新诗入梦魂。

风味满前难料理,急招佳客对开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一)

年年江上见梅时,忆著西湖处士诗。

香暗影疏清到骨,水边篱下雪融枝。

可知寒谷先回律,会是东皇肯与私。

竹径松扉留作伴,莫教风伯肆狂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性之见寄韵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