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贾明谪三江

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

万里天涯嗟独往,百年心事有谁知。

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

不久定膺宣室召,临歧何必泪双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寿所作的《送贾明谪三江》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贾生被贬南方的凄凉境遇,以及对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首联“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开篇即点出贾生年轻而才华横溢,却因某种原因被贬至南方,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众人的哀怜之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赞美了贾生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颔联“万里天涯嗟独往,百年心事有谁知”,进一步描绘了贾生被贬后的孤独与寂寞。他独自一人踏上万里之遥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但又有谁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呢?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被贬官员在远离故土、远离亲友时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荒凉的山河间,猿猴的啼声回荡,海国的辽阔与苍茫在日暮时分显得更加孤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恶劣,更暗含了贾生被贬后心境的孤苦与迷茫。

尾联“不久定膺宣室召,临歧何必泪双垂”,则展现了诗人对贾生未来的乐观期待。虽然目前贾生面临着困境,但诗人相信,不久之后,贾生将得到朝廷的重新任用,回到京城,那时再回首今日的离别,就无需流下悲伤的眼泪了。这不仅是对贾生个人命运的祝愿,也是对忠诚与才华终将得到认可的信念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贾生被贬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命运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忠诚与才华终将得到赏识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4)

陈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 字:承祚
  • 籍贯: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
  • 生卒年:233-297

相关古诗词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其一)

功业难成自可嗟,那堪旅食向天涯。

沧江断雁惊秋思,青镜流年感物华。

落日丹枫愁里树,故园黄菊梦中花。

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其二)

风波世路信多艰,千里羁危未得还。

慈母倚门垂白发,故园回首隔青山。

交游半达云霄上,弟妹相亲梦寐间。

寂莫空斋谁顾问,只将诗句慰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其三)

放逐江潭岁欲深,形容憔悴独行吟。

看云每动思亲念,抚剑空怀报国心。

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

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画(其一)

远道西风落叶寒,萧萧孤蹇上长安。

关山不似人心险,游子休歌行路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