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举人克明任教职

职教同时雨,郎官等列星。

吴区都水监,闽国道山亭。

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

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

河山秋肃肃,宫阙晓冥冥。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

李峤初梦笔,刘向老传经。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

天边期中鹄,囊底任枯萤。

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为友人李举人克明任教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以“职教同时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教育如春雨般滋润学子的场景,将李举人比作郎官之星,暗示其才华出众。接着描述了他在吴区和闽地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诗中“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暗指李举人虽年事已高,但学问深厚,受到同僚们的尊重。“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赞美了他的品格和才情,如同珍贵的金玉和凤凰之羽。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描绘了他辞去地方职务,带着知识和理想进入朝廷的情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京城的肃穆与宏大,以及李举人在其中的孤独与期待。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运用意象,寓言李举人如鸿雁般志向高远,马在野外的形象则象征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提及李峤和刘向两位历史人物,寄寓对他传承学问的期望。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比喻人才辈出,李举人如同千尺大树,将在教育的庭院中茁壮成长。最后,“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以梅花开放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李举人的仕途将如梅花般傲霜绽放,诗人深情地承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倾听他的歌声和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李举人的赞美和鼓励,也寄托了对教育事业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嵇洞玄鍊师云游

已蹑东游屩,还乘上海槎。

寻真度弱水,招子饭胡麻。

少广苍精佩,双成绿髻髽。

娱游芝作盖,服食枣如瓜。

鼍乘观初日,神虚茹幼霞。

玉笙宵度曲,金匮夙抽芽。

遂把东皇袂,来朝阿母家。

初平羊已化,中散虱空爬。

剑蚀缑仍结,尊空石漫洼。归期定何日?

夜夜卜灯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挽钱翼之

字法勤书史,年劳起校官。如何管城子?

竟老鹖皮冠。句积诗囊重,心投酒斝宽。

刻深吴下石,名蔼楚卿兰。

梅福身垂老,虞翻骨未寒。

佳儿继述作,留与后人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挽虞彦高

苕水横经日,长洲筦库时。

玄霞散髭鬣,白雪吐言词。

自分儒绅拙,宁知委吏卑?

袖笼生物手,笏拄看山颐。

返老梁溪澨,悬车锡麓陲。

温言恒侃侃,孺乐更怡怡。

竹色宾阶润,花阴户屦移。

入闽求古刻,踰浙致名师。

夜雨连书屋,春风动讲帷。

扣舷吴子国,鬻茗李绅祠。

政以孤踪澹,谁令二竖持?

古心空似月,里鬓已如丝。

白日诚难挽,皇天不憖遗。

士林纷雨泣,絮酒谅神知。

丹旐霜风惨,青林磴道危。

可无千字诔,因赋八哀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刘廷美待聘

文皇南面日,刘楚北游时。

抗疏三公府,高名四海知。

近臣推得士,公论果无私。

坐置昌平策,归寻后土祠。

仲容为侄好,王述岂人痴?

骥子难笼络,鹓雏足羽仪。

气纡商女怨,赋解洛神悲。

淮左辞攀桂,商颜罢茹芝。

长裾今已曳,好爵固应縻。

送子难为别,西门折柳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