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
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
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
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和尚拾得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表达了诗人对居住之地没有特别选择,只是在自然中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
“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显示了诗人时而游历名山大川,时而在佛寺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这些都是他追求精神境界的手段。下句“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名利观,他更倾向于过一种平静、安逸且无忧虑的生活。
最后两句“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东海变桑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心态。这里不仅仅是在叙述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是在暗示一切世间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动,而诗人的内心却能保持一份超然,不为外界所扰。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个人情感与外部世界的态度,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无法完全管理和理解,因此他选择了心灵上的自我隔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不详
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
先破无明贼,神珠自吐燄。
伤嗟愚痴人,贪爱那生厌。
一堕三途间,始觉前程险。
般若酒泠泠,饮多人易醒。
余住天台山,凡愚那见形。
常游深谷洞,终不逐时情。
无思亦无虑,无辱也无荣。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
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嗟见多知汉,终日枉用心。
岐路逞喽啰,欺谩一切人。
唯作地狱滓,不修来世因。
忽尔无常到,定知乱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