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九日

玉垒尊罍,清秋关塞,正宜催唤香醪。

凉风吹帽,横槊试登高。

想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

来群雁,凉生画角,红叶聚亭皋。

南洲、应好在,长关梦眼,天际云涛。

有一簪黄菊,两鬓霜毛。

快把金荷共倒,凝望久、只遣魂消。

君须听,新翻燕乐,馀韵响檀槽。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玉垒山中的酒杯,清秋时节的边关,正适合催促品尝美酒。
凉风轻轻吹过,我戴上帽子,手持长矛登高远眺。
遥想当年西征的往事,龙山之会上宾主尽显豪情。
大雁成群飞来,秋意渐浓,红叶聚集在亭台边。
南洲想必依旧美好,长久以来,它常入我梦中,如天边云海般浩渺。
我头上插着一枝黄菊,两鬓已斑白如霜。
让我们一起痛饮金荷,久久凝望,只觉心魂消融。
你一定要倾听,新创作的燕乐曲调,余音在檀槽间回荡。

注释

玉垒:地名,代指战场或饮酒之地。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香醪:美酒。
横槊:横持长矛。
龙山:典故中的地名,象征英雄聚会之处。
宾主:客人和主人。
群雁:秋天的大雁。
画角:军中的号角。
南洲:泛指南方,可能有特定地理含义。
天际云涛:形容远方的天空像波涛汹涌的海面。
簪黄菊:插戴黄色菊花,象征秋意。
金荷:金色的酒杯。
新翻燕乐:新创作的音乐。
檀槽:古乐器(如琵琶)的槽,此处指弦乐器。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满庭芳·其二·九日》,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气氛围和怀旧之情的词。全篇语言醇雅,意境深远。

"玉垒尊罍,清秋关塞,正宜催唤香醪。" 这几句写的是在清凉如洗的秋天,边塞之地的酒宴场景。诗人用“玉垒尊罍”形容盛酒的器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接下来的“凉风吹帽,横槊试登高。”则是描写在秋风中,人们头戴帽子,手持长矛,仿佛有所准备地攀登高处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英勇豪迈的情怀。

"想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征战时光的怀念和赞美。在“龙山会”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宾主之间的情谊和壮丽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来群雁,凉生画角,红叶聚亭皋。南洲、应好在,长关梦眼,天际云涛。" 诗中写到的“来群雁”是秋天的景象,伴随着“凉生画角”,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留恋。而“红叶聚亭皋”则是对秋色的一种描绘。后文中的“南洲、应好在”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人或地点,表明诗人心中所怀念之人的安好。而“长关梦眼,天际云涛”则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和渺茫。

"有一簪黄菊,两鬓霜毛。快把金荷共倒,凝望久、只遣魂消。" 这几句中,“一簪黄菊”和“两鬓霜毛”都是对时光流逝的象征,黄菊代表了秋天的花朵,而霜毛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快把金荷共倒”,可能是在建议朋友们一起畅饮,以此来忘却世间的烦恼。而“凝望久、只遣魂消”则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君须听,新翻燕乐,馀韵响檀槽。" 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劝酒之语,希望他能聆听到那久远而又美好的旋律——“新翻燕乐”,并且在那种悠扬的音乐声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透露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立春

声促铜壶,灰飞玉琯,梦惊偷换年华。

江南芳信,疏影月横斜。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剪金花。

钗头燕,妆台弄粉,梅额故相夸。

隼旟,人未老,东风袅袅,已傍高牙。

渐园林月永,叠鼓凝笳。

小字新传秀句,歌扇底、深把流霞。

聊行乐,他时画省,归近紫皇家。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虞美人(其三)泛舟东下

从来强作游秦计。只有貂裘敝。休论范叔十年寒。

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江湖旧日渔竿手。

初把黄花酒。且凭洛水送归船。

想见淮南秋尽、水如天。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送晁适道

夜寒闲倚西楼月。消尽江南雪。东风明日木兰船。

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斜斜洲渚溶溶水。

端负青春醉。平安小字几时回。

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寄济川

乌皮白氎西窗暖。种种霜毛短。小春何处有梅花。

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殊方他日登楼句。

好在孤吟处。五年拚落醉魂中。

试觅酒垆陈迹、问黄公。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