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燕承恩住远条,初能顺息度寒宵。
如何不以斯术进,却使甘心慎恤胶。
这段中国古诗出自宋代文学家张嵲的《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其五)》。诗中通过对赵飞燕故事的艺术加工,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女性命运的深刻感慨和同情。
"燕燕承恩住远条"一句,以燕燕比喻赵飞燕,她凭借美色得宠于皇帝,居住在深宫之中。这里的“远条”隐含着一种孤独与隔绝的意味,表明赵飞燕虽然身处富贵,却也无法摆脱宫廷生活的束缚和寂寞。
"初能顺息度寒宵"则描绘了她刚开始学习宫中规矩、适应严苛环境的情景。“顺息”意味着顺从而又不得不顺从,表达了一种无奈。这里的“度寒宵”暗示了赵飞燕在皇帝身边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温暖和安慰。
"如何不以斯术进"一句,作者设问,为什么赵飞燕不继续用她的智慧与手段来巩固地位。这里的“斯术”指的是她所掌握的宫廷生存技巧和策略。
最后,“却使甘心慎恤胶”表达了对于赵飞燕最终未能逃脱悲剧命运的惋惜之情。“甘心”意味着甘愿接受现实,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作者似乎在感叹,即便是赵飞燕这样聪明过人、手段高超的人物,也难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赵飞燕的同情和揣测,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展示了张嵲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宰书三上已间关,见辱功官又大难。
当日之人定谁子,竟无名字在人间。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馀留齿颊,清足鉴眉须。
不用瓶罍贮,累累似酒酤。
巴水任喧云,僧窗睡方悄。
风清月到床,露白虫鸣草。
下瞰十仞馀,遥瞻几千里。
游客日暮时,乡心万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