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迈皇邑(其二)

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

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

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

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

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

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夙驾迈皇邑(其二)》,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离去时的内心感受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夙驾迈皇邑”描绘了清晨启程离开京城的情景,显示出出行的匆忙和重要性。诗人因友人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公去我心悲”直接表达了这种离别的哀愁。

接下来的诗句“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暗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他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忧虑。诗人担忧如果大君(可能指皇帝或上级)挽留,他们将何去何从,“吾侪将畴依”,表现出对领导和方向的依赖。

“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赞扬了当权者的贤能,认为只有贤人才能使各项政务顺利进行。诗人以子产为例,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暗示希望未来能有像子产那样的贤能之人接替。

最后两句“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再次强调了朝廷内部的用人得当,表达了对当前领导层的信任,同时也对未来寄予了厚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对贤能领导的期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京馆登楼眺远

登楼睇遥际,迩值城东阿。

都市无旷壤,万室交鳞罗。

花鸟不见妍,鸣轮日冲过。

衢喧万方言,嘈杂丝吹和。

赞皇筹幸运,仲宣忧独多。

吴邦弗可见,不乐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舟行汶上薄暮看月作

璇盖莹空青,飞鉴泛华艳。

川原邈夷旷,疏木媚寒潋。

广路断浮鞅,旅玩谐靖念。

迹逝偕志行,万里靡坊堑。

苟无忠惠持,谁能劳不厌。

形式: 古风 押[艳]韵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

秉策志渥丹,牵丝及班艾。

拜宠北阙下,寄命南峤外。

霜履将蹈冰,虚舸循寒濑。

越乡惭古节,垂堂慄先戒。

刘公存社稷,雅尚幸终会。

一丘沈结膺,三历拟投带。

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昩。

形式: 古风

五十服官政效白公

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

七十乃致政,古今固一致。

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

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

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

所忧脚本短,时彫虞易踬。

秪应尽素衷,玄鉴不可悖。

一区石湖水,渔舟早相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