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过河

一身长道路,四海尚风尘。

昔作依刘客,今为去鲁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岁非申。

别后山中友,相逢话又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乙亥过河》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一身长道路,四海尚风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漂泊不定、世事纷扰的氛围。诗人以“一身长道路”自述,表达了自己长期行走在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四海尚风尘”则描绘了广阔天地间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接着,“昔作依刘客,今为去鲁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古代依附刘氏的宾客和离开鲁国的流亡者,借历史人物的命运来映射自己的身世之感,既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暗示了当前处境的艰难与变化。

“渡河年在亥,乞酒岁非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转折。通过具体的年份和事件,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最后,“别后山中友,相逢话又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在离别之后,与山中好友的再次相遇,不仅带来了新的故事和话题,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河阳呈苗简叔

妖氛长斗北,杀气尚河东。

人物不如古,地图祗自雄。

三城环野水,二麦卧天风。

多少逃亡屋,荒凉晚照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即事

炎凉愁里过,陵谷暗中迁。

素拙生生计,寻耕下下田。

为嫌频告籴,却恨不逢年。

门外催租吏,长妨对圣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对月

云山怀素隐,秋兴暂来归。

月与人同醉,星随客渐稀。

入河蟾不没,绕树鹊何依。

浩气凝光界,瑶台梦欲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寄张汉臣李广之

枳棘非所栖,系匏焉不食。

未黔墨子突,又夺伯氏邑。

一年三褫服,半岁两涂敕。

归去来山中,无器亦无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