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乙亥过河》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一身长道路,四海尚风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漂泊不定、世事纷扰的氛围。诗人以“一身长道路”自述,表达了自己长期行走在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四海尚风尘”则描绘了广阔天地间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接着,“昔作依刘客,今为去鲁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古代依附刘氏的宾客和离开鲁国的流亡者,借历史人物的命运来映射自己的身世之感,既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暗示了当前处境的艰难与变化。
“渡河年在亥,乞酒岁非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转折。通过具体的年份和事件,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最后,“别后山中友,相逢话又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在离别之后,与山中好友的再次相遇,不仅带来了新的故事和话题,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