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寒泉

贫则安之岂病焉,乘桴未暇况笺天。

翰林足避将军污,内史灰从廷尉然。

口伐固应无大敌,笔耕元自有丰年。

讲明人爵君何欠,只欠苏司业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寄寒泉》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联“贫则安之岂病焉,乘桴未暇况笺天”,开篇即以“贫”为题,表达出一种超脱于物质困苦的精神境界。诗人认为,贫穷并非真正的困扰,只要内心安宁,便能自得其乐,无需忧虑。同时,诗人以“乘桴未暇”和“笺天”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追求理想与实现抱负的过程中,往往无暇顾及世俗的纷扰,更不必去妄想改变天命。

颔联“翰林足避将军污,内史灰从廷尉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官场污浊的不屑态度。翰林院作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本应是清高脱俗之所,但诗人却认为它足以避开那些官场中的污垢与不正之风。内史与廷尉则是古代官职名称,分别代表了文书与司法领域,诗人用“灰从”与“然”来暗示这些职位虽身处权力中枢,但同样无法逃脱腐败与不公的命运。

颈联“口伐固应无大敌,笔耕元自有丰年”,转而探讨了言辞与行动的力量。诗人认为,真正的敌人并非言语所能触及,因为言辞的力量在于其背后的真理与正义;而通过勤奋的笔耕,即使在艰难的岁月里,也能收获丰富的成果。这里不仅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努力与自我超越的信念。

尾联“讲明人爵君何欠,只欠苏司业酒钱”,以幽默的方式收束全诗。诗人借用了古代文人之间相互赠答的传统,暗指自己在学问与人格上的追求已达到一定高度,唯一欠缺的是与友人相聚时的那份轻松与欢愉,即“苏司业酒钱”。这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生活情趣的一种向往,体现了诗人既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不忘生活中的小确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独特见解,既富含哲理,又不失文学的美感。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潘

后潘水上竺仙家,领客来分竹里茶。

明日归时须记取,白蘋剩采半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前弯

反关蓬荜了残书,弗到前弯一月馀。

不见蓼花红照水,安知秋色到西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九日

瓦鼎松声涨苦荼,替杯中物泛茱萸。

白衣不识缁衣客,自撷寒英插古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霜晓

江枫霜后醉痕朝,商略随风趁落潮。

勾引梧桐三四树,不留一叶到今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