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保昌刘明府

刘侯磊落人中彦,早年献策金鸾殿。

骤雨惊风笔阵雄,祥云丽日文采绚。

远衔君命来淩江,休养生息敷春阳。

疲癃枯朽发华彩,良善奸匿分毫芒。

政成六载朝宗国,策马驱车出城郭。

戴白垂髫不忍离,但愿车轮生四角。

以手扳其辕,手腕欲断何足怜。

正如孺子失慈母,我侯不留情凄然。

以身卧其辙,躏轹不涅肌体折。

宛似游鱼望西江,我侯不留心愈热。

借也天路遥,陈情上都宪。

都宪为请留,民情乃欢忭。

呜呼,孰谓古今人不同,我侯德政比黄龚。

我居异邑闻清风,为挥长句歌时雍。

循良有传谁能读,泐诸珉玉垂无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保昌刘明府》由明代诗人唐璧所作,通过对刘明府的赞美,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首句“刘侯磊落人中彦”,开篇即以“磊落”形容刘明府的卓尔不群,将其置于“人中彦”的位置,突出其在人群中的杰出地位。接着“早年献策金鸾殿”,描述了刘明府年轻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才华,向朝廷献策,显示其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骤雨惊风笔阵雄,祥云丽日文采绚”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刘明府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形象。同时,“远衔君命来淩江,休养生息敷春阳”则进一步展示了刘明府被派遣到地方后,致力于恢复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情景,使人民得以在春阳般的温暖中休养生息。

“疲癃枯朽发华彩,良善奸匿分毫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刘明府在治理下,不仅让原本疲惫、衰败的人焕发新生,更使得善恶分明,正义得以彰显。

“政成六载朝宗国,策马驱车出城郭”描述了刘明府在地方任职六年,政绩显著,最终回到京城,体现了其从地方到中央的晋升过程。

“戴白垂髫不忍离,但愿车轮生四角”通过百姓的不舍之情,表达了刘明府深受爱戴,百姓希望他能留下,甚至幻想车轮生出四个角,以便永远留在当地的心愿。

“以身卧其辙,躏轹不涅肌体折”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刘明府为了百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甚至可能遭受身体上的伤害,表现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宛似游鱼望西江,我侯不留心愈热”则通过比喻,表达了百姓对刘明府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他们内心因失去这样一位好官而感到的痛苦。

最后,“借也天路遥,陈情上都宪。都宪为请留,民情乃欢忭”描述了百姓通过向上级官员陈情,成功说服上级留下刘明府,使得当地民众欢欣鼓舞的情景。

“呜呼,孰谓古今人不同,我侯德政比黄龚”表达了对刘明府德政的赞叹,认为其超越了时空,与古代的贤臣黄霸、龚遂相提并论。

“我居异邑闻清风,为挥长句歌时雍”则是诗人身处他乡,仍能感受到刘明府带来的良好政治氛围,通过写诗表达对刘明府的敬仰之情。

“循良有传谁能读,泐诸珉玉垂无穷”则以“循良”之名,表达了对刘明府政绩的肯定,并希望其事迹能够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综上所述,《赠保昌刘明府》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高度赞扬了刘明府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其在地方治理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3)

唐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梁生

梁生潇泗山泽癯,旧家乔木淩清虚。

平生不慕浮名利,分安所遇情如如。

有田可耕水可渔,闲来开窗好读书。

居易俟命何所虞,芝兰玉树辉庭除。

奉甘戏彩情怡愉,天伦之乐乐有馀。

呜呼,烦君为语势利徒,行险侥幸胡为乎。

形式: 古风

临流酌别图

高堂见图画,令我思故乡。

故乡杳无际,抚景幽思长。

高峰峨峨插云起,烟水茫茫几千里。

送别沙边何处舟,嗟我离家亦如此。

嗟哉人生行乐耳,何用奔走常区区。

清风拂袖好归去,明月满窗夜读书。

形式: 古风

风竹

琅玕亭亭耸高节,飒遝凉飙舞苍雪。

未从天上制箫韶,且向人间洗炎热。

千崖万壑寒飕飕,五月六月疑清秋。

凤鸾欲下栖不稳,飘然飞上青云头。

形式: 古风

乌府抡才

妙龄秀发多文采,一上乌台众惊骇。

温温美玉来昆山,煜煜明珠出沧海。

绣衣使者贤有司,一见至宝誇神骓。

当时鏖战棘闱里,魁南省者非君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