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首(其一)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也知道春天离去无法挽留,有情感怀难忘怎能不忧愁。
广袤的田野上芳草连天,清澈的洛水流淌,波光悠悠无尽。
心伤千里之外只能寄托两行泪水,这愁苦让青春不再,使我早早白了头。
寻房置地的打算尚未实现,穿着青衫手持简板,面对世人倍感羞愧。

注释

亦知:明白。
春归:春天离去。
宁:岂能。
愁:忧愁。
平田:广阔的田野。
芳草合:芳草连天。
清洛:清澈的洛水。
悠悠:无尽。
伤心:心伤。
千里:遥远的地方。
初白头:早早白了头。
问舍求田:寻房置地。
未成计:尚未实现。
青衫:青色官服(古代低级官员或读书人的服装)。
手板:简板(古代官员上朝时记录的工具)。
羞: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张耒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哀愁,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流逝的无力回握和难以释怀的心情。在这里,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写照。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流动不息的画面。平坦的田野里,花草竞相开放,而清澈的河水则不停地向前流淌。这既是自然景观的美丽写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涛。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将自己的悲痛传递至遥远之处,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因忧伤而早早地步入老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困顿和内心的自责。诗人在询问自己的住所与耕种之事,却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成竹;同时,穿着简陋的衣衫,拿着木制的手板(可能是农具或计数工具),面对他人时感到羞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个人情感和生活困境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又三首(其三)

骑马出门暮复归,出无所诣归对谁。

妻儿具酒劝我饮,儿稚笑语傍嬉嬉。

人生如此亦可乐,安用轩冕生光辉。

九原可作欲谁与,鹿门庞叟真吾师。

形式: 古风

感春三首(其二)

默坐不复出,浮云作朝阴。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感春三首(其一)

东风吹桃李,花落已满地。

摇摇新柳枝,薄荫才可芘。

谁云同一时,荣谢两异意。

由来何足较,要之归一致。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感春三首(其一)

我昨西来到昌谷,主人致酒留我宿。

坐中少年美如玉,高歌清欢春夜促。

还家病酒对残春,东风落花吹满屋。

出无与语归闭门,安得万里驰吾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