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漫兴(其一)》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联“三策何时得坐陈,霸书堆箧渐生尘”,以“三策”暗喻未被采纳的策略或建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智慧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与遗憾。“霸书”堆积在箱箧中,象征着才华被埋没,岁月流逝,理想与抱负逐渐被遗忘,隐含了对时光易逝、机会难再的感叹。
颔联“马牛已分同来去,龙蠖谁能论屈伸”,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马牛”,随波逐流,无法自主选择方向;而将他人比作“龙蠖”,暗示那些能够把握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自省,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颈联“庑下梁鸿思入越,囊中蔡泽解谋秦”,引用历史典故,借梁鸿的隐居和蔡泽的智谋,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追求理想与实现抱负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能否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的期待。
尾联“儒生俗吏都无用,抱膝南阳别有人”,直抒胸臆,指出在世俗眼中,儒生与官僚似乎都失去了价值,只有像诸葛亮那样在南阳静心思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