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其一)

三策何时得坐陈,霸书堆箧渐生尘。

马牛已分同来去,龙蠖谁能论屈伸。

庑下梁鸿思入越,囊中蔡泽解谋秦。

儒生俗吏都无用,抱膝南阳别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漫兴(其一)》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联“三策何时得坐陈,霸书堆箧渐生尘”,以“三策”暗喻未被采纳的策略或建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智慧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与遗憾。“霸书”堆积在箱箧中,象征着才华被埋没,岁月流逝,理想与抱负逐渐被遗忘,隐含了对时光易逝、机会难再的感叹。

颔联“马牛已分同来去,龙蠖谁能论屈伸”,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马牛”,随波逐流,无法自主选择方向;而将他人比作“龙蠖”,暗示那些能够把握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自省,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颈联“庑下梁鸿思入越,囊中蔡泽解谋秦”,引用历史典故,借梁鸿的隐居和蔡泽的智谋,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追求理想与实现抱负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能否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的期待。

尾联“儒生俗吏都无用,抱膝南阳别有人”,直抒胸臆,指出在世俗眼中,儒生与官僚似乎都失去了价值,只有像诸葛亮那样在南阳静心思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兴(其二)

世外冥鸿避网罗,江湖日月已蹉跎。

十年国论空淆乱,万事才名未折磨。

铸铁六州成大错,销金一角总无多。

未央宫阙高寒甚,拟和东坡水调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即事有作

被冷香清酒渐消,灯檠黯黯送残宵。

温凉漏水浑无定,缓急琴丝苦未调。

春去心情犹耿耿,别来信息颇迢迢。

飞龙骨出从惆怅,两鬓河阳已自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同三六桥话旧有感

世事浮云变幻新,声名官职两沈沦。

笼中蓄艾真无计,观里栽桃别有春。

陈迹祗今成俯仰,年来平等到冤亲。

不须更忆山阳笛,张锁金明是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陶然亭作

辽左城门昼不开,先朝文物半烟灰。

山中老将乘骡去,海上遗民化鹤来。

江统徙戎非至论,范雎谋国本庸才。

神州祗在危栏外,白草黄云尽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