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赠别友人何廷桂的情景。"科头行百里",科头即不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写出友人归乡时的洒脱自在,长途跋涉中只有笠影在烟霞中摇曳,显得轻松而诗意。"四十亲舒卷",四十岁的人经历丰富,对世事已有所领悟,此处表达了对友人人生阶段的感慨。
"寻常过酒家",写出了友人在归途中常与酒家为伴,流露出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儿童非讲席"暗示友人可能曾经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却回归自然,不再以讲学为业。"铅椠此归槎",铅椠指古代书写工具,槎是木筏,这里寓言友人乘书筏归乡,寓意知识和学问伴随他回家。
最后两句"共待春芳发,来看旧种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那时他们可以一起欣赏那些昔日共同种植的花朵,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