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无锡华竹楼于凤凰山麓民家得牙牌一面背刻荔枝纹面镌宋词玉楼春其上字画明劲决为南宋宫禁物因偕汪小米晋竹滋伯同赋

细字蚕眠,断纹犀裂,深黄晕透鹅脂。

一片文牙,何人手刻乌丝。

东风荔子年华好,要宜男翠叶青枝,最分明,两面圭棱,两朵灵芝。

自从凤辇宸游少,有遗钿坠佩,散落琼墀。

春去春来,知他是否宫词。

迢迢禁苍葳蕤锁,料当年、曾系金匙。

易销魂,结子同心,翠袖携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高阳台》是一首词,通过对一块华竹楼所得的牙牌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历史想象和艺术鉴赏。牙牌上的细字如蚕眠,断裂的纹路似犀裂,深黄色泽透出鹅脂般的温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荔枝图案,精致如文牙,仿佛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刻有宋代词作《玉楼春》。词句明快有力,反映出南宋宫廷文化的风范。

词中提到的“要宜男翠叶青枝”和“两朵灵芝”,寓意吉祥,暗示了牙牌可能曾是皇家御用之物。随着皇帝巡幸减少,牙牌或许遗失在民间,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词人猜测它曾被宫女佩戴,寄托着深深的宫词情感。

牙牌上的禁苑痕迹,以及“结子同心”的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幽深的历史感和情感纠葛。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块小小的牙牌串联起历史的片段,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104)

赵庆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东坡先生元符砚拓本为岭南黄蓉石题

片石摩挲久。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台城路(其一)三月中旬吴梦蕉约同人作皋亭之游

一春好似黄梅雨,今朝嫩晴天气。

橹响离城,云移出树,拂面牵丝风细。船头舵尾。

看水碧罗罗,野塘十里。

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年来花事有几。

再消停、数日枝上如洗。

欢喜桥边,甘敦村外,都是曾经游地。寻春倦矣。

问前度刘郎,鬓霜添未。有约重游,酒杯还自理。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其二)小满后十日同人复游皋亭舟行小港中绿阴夹岸意境幽绝

不寒不暖晴时节,开箱袷衣初试。

酒舫重移,钓竿新把,且学老渔身世。

花开楝子,看风过摇凉,水痕都紫。

两岸人家,昼长门掩正蚕市。

枝头青杏尚小,只桑阴、豆荚肥绿如指。

土没鞋平,衫兜扇出,又过斜阳山寺。红桥雁齿。

有曲港通船,草香蘅芷。除却闲鸥,问谁能到此。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满江红.乙未腊月北行连日风雪舟阻孟河江口因如姜白石泊巢湖故事私祝江神倘得风平浪定当以平韵满江红为寿晓起天果大晴因填此阙

天末灵旗,看一展云散雾消。

和春到、秣棱暗涨,瓜步寒潮。

万里楼台铺水墨,两山鬟髻露金焦。

趁晓来、排阵集神鸦,开画桡。

瑶车碾,珠佩摇,拥芝盖,泊兰皋。

有螺童击鼓,鲛女吹箫。

明月西来留后约,大江东去认前朝。

愿顺风、飞梦过扬州,红板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