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懒翁今转懒,柴门近午未开关。

道经半卷翻三日,祇向檐前卧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懒翁”的人物形象,通过其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首句“自笑懒翁今转懒”,开篇即以自嘲的口吻,点出“懒翁”这一角色,同时暗示其懒惰的程度更深了。这种自我调侃,既体现了人物的幽默感,也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

次句“柴门近午未开关”,进一步描绘了懒翁的生活环境——简陋的柴门直到接近中午仍未开启。这不仅说明了懒翁的生活节奏与世隔绝,更体现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漠不关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道经半卷翻三日”,通过描述懒翁阅读道经的状态,展现了他闲适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半卷”和“三日”并非实指时间长短,而是强调了懒翁在阅读时的随意与不急不躁,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汲取并非为了功利,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最后一句“祇向檐前卧看山”,将画面推向高潮,懒翁直接躺在屋檐下,静静地观赏着远处的山景。这一行为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自由的状态。整个画面静谧而美好,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懒翁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62)

贺一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隐岩自岩回潮

隐迹龙岩数十秋,归心常挂凤城头。

西桥杯酒今朝别,好向塘湖看白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志怀(其一)

松擎翠盖竹含斑,卜得岩居近碧山。

采药任从云外去,寻梅曾向月中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志怀(其二)

投簪两鬓未曾斑,占断莲花第一山。

养得西湖双鹤在,云间飞去又飞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志怀(其三)

风花片片落衣斑,独倚萧墙看晚山。

远渚睡鸥閒自稳,高林飞鸟倦方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