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桓孺

黄鹄乘天风,转盼忽已失。

丈夫骋高步,尘网谁能窒。

奈何乡曲士,伊吾老一室。

牢落穷檐中,万事倏已毕。

我友挺异姿,性情本超逸。

束发事远游,九州不遗一。

趋时裾可绝,在险驭能叱。

时复托云松,灵编手自述。

我闻不死乡,万岁如一日。

去矣云间鸿,永谢裈中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送张桓孺》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描绘黄鹄乘风、丈夫高步、乡曲士困局、友人张桓孺远游等场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远行的祝福。

首句“黄鹄乘天风,转盼忽已失”,以黄鹄乘风而起,转眼消失的形象,象征着友人张桓孺即将踏上旅途,离别在即,留下的是深深的不舍与期待。

接着,“丈夫骋高步,尘网谁能窒”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追求自由、不为世俗所拘束的赞美,暗示了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是远离尘嚣、追求理想之地。

“奈何乡曲士,伊吾老一室。牢落穷檐中,万事倏已毕”四句,则是对那些被束缚于乡间、未能实现抱负的士人的感慨,反衬出友人张桓孺选择远行的明智与勇气。

“我友挺异姿,性情本超逸。束发事远游,九州不遗一”几句,赞扬了友人张桓孺独特的气质和超越常人的性情,以及他年轻时便开始的广泛游历,足迹遍及九州,展现了其广阔的视野和不凡的志向。

“趋时裾可绝,在险驭能叱。时复托云松,灵编手自述”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面对时代潮流时的决绝态度,以及在艰难险阻中驾驭命运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友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如同云松般坚韧不拔,能够自我表达与记录。

最后,“我闻不死乡,万岁如一日。去矣云间鸿,永谢裈中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的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不死乡象征着永恒与自由,与友人追求的精神世界相契合。同时,诗人也借“云间鸿”与“裈中虱”的对比,寓意友人将远离世俗的束缚,过上更加自由、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鹄、丈夫、乡曲士、友人等多个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张桓孺远行的深情祝福,以及对其追求自由、实现理想的赞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逢永

孟冬寒气至,北风撼南极。

修翮无停飞,行云去不息。

我友志万里,高举淩霄翼。

丈夫赴功名,离别何足惜。

而我尚屈伏,飞潜异南北。

出门送我友,惙惙歧路侧。

富贵不足忧,所宝在明德。

无恙双龙在,愿子勤拂拭。

毋为顽石捐,负此千金值。

形式: 古风

送卢玄明

峨峨南山松,一生自孤洁。

上枝拂青云,下枝荫丹穴。

惊飙荡其间,挺然不可折。

东风洛阳道,桃李竞春月。

而此独落落,无人知苦节。

天实老其材,不与众芳列。

凛凛岁将寒,谅君终自别。

形式: 古风

西行(其一)

仆夫戒晨迈,朋好为相谋。

枳棘寡栖凤,江浅希潜虬。

曰予秉薄劣,二纪负兹游。

冲波有飞楫,急坂无停辀。

抚己况多歉,释此将焉求。

高步诚可追,大力势难侔。

以兹激孤往,飘然去故丘。

穷猿不择木,困羽但望秋。

贱子谅有持,长者毋相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西行(其二)

昏发杨柳沙,晓渡芦花港。

红日光杲杲,江枫露犹响。

云歛山势遥,潦积水面广。

秋风复西来,寒潮不能上。

沙汀白浩浩,鸿雁飞两两。

疏树相蔽亏,连岩互阴朗。

缅渺芦中人,兰桡竞来往。

安静道自存,沿泗理非枉。

复闻沧浪歌,悠然契心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