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诗人张昱以维摩室为背景,赞美了金西白长老的修行生活。"积得天花似雪深"运用比喻,将长老的内心清净比作积雪深厚的天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修行的深度和内在的纯净。
"明月有辉同大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斋室,如同普照世间万物,象征着智慧的光芒。"白莲无影到东林"则借白莲的出尘之姿,暗示长老的高洁品行,东林暗指佛教名胜之地。
"抽毫司马应难赋"一句,诗人认为即使是才情横溢的司马迁也难以描绘这样的意境,表达了对长老精神境界的高度赞赏。"断臂神光或可寻"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佛祖舍身饲虎的故事,这里用来象征长老的无私与牺牲精神。
最后,"落絮游丝纷满眼,从教门外作春阴"以春天的飘落柳絮和游丝为喻,映衬出斋室外的宁静春色,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纷扰在外,而内心的清明如春阴般恒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象征,赞扬了金西白长老的禅定生活和高尚品质,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佛教禅修的崇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