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五)

念我答飒久,区区劳此生。

借屋就瞿昙,长湖绕厢潆。

未了文字债,截蒲坐纵横。

天公喜相我,贶以秋风清。

他年载兼两,策勋首短檠。

饥吟愧峨冠,谁知此心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忙碌不停,为生活辛劳不止。
暂借佛寺修行,长湖环绕着僧舍静静流淌。
文字创作还未完成,我在纵横交错的蒲席上继续。
上天似乎喜欢我,赐予我清爽的秋风。
将来希望能有成就,我的功绩将记在简陋的书案旁。
饥饿时吟诗,戴着高冠却感到羞愧,谁会理解我这颗赤诚之心?

注释

念:思念。
答飒:忙碌。
区区:微不足道。
借屋:借住。
瞿昙:指佛陀或僧人。
厢潆:僧舍周围流水环绕。
文字债:写作任务。
截蒲:割取蒲草。
纵横:纵横交错。
天公:古人对自然的尊称。
贶:赐予。
秋风清:秋风清凉。
载兼两:兼具两份。
策勋:记录功绩。
短檠:简陋的书案。
峨冠:高高的帽子。
此心倾:内心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祝愿。

"念我答飒久,区区劳此生。"

这两句通过“念”字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而“答飒久”则是说时间流逝得快,转瞬即逝。而“区区劳此生”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一种无奈感。

"借屋就瞿昙,长湖绕厢潆。"

这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一种寂寞和不易的心情。“借屋”意味着暂时的栖身之所,而“瞿昙”则是一种古代指示方向的工具,象征着诗人对未来方向的探索。长湖绕厢潆,则是景色描写,表现了一种悠长和连绵的情感。

"未了文字债,截蒲坐纵横。"

“未了文字债”暗示诗人有许多未完成的文学作品,这也反映出诗人的责任心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而“截蒲坐纵横”则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积极创作的情景。

"天公喜相我,贶以秋风清。"

这里,“天公喜相我”表现出一种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情怀,而“贶以秋风清”则是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恩赐,尤其是秋天清新的空气给予了心灵的洗涤。

"他年载兼两,策勋首短檠。"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他年”指的是将来,而“载兼两”则是诗人希望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事业有成,得到双份的收获。而“策勋首短檠”则是一种祝福之词,愿朋友能够取得成功。

"饥吟愧峨冠,谁知此心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饥吟”是指远方的呼唤声,而“愧峨冠”则是一种谦逊之情,感到自己配不上朋友送给自己的高帽。而“谁知此心倾”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才能体会到这份情意的沉重。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四)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明明获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

皇天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形式: 古风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七)

我瓶无储粟,世累如缀缨。

读书寡见功,一饱不可营。

鳞差四百指,习惯啼饥声。

天岂私贫我,客气略已平。

安能事计然,且复师渊明。

傥有故人问,但如诗所称。

形式: 古风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三)

昨日天子诏,痛念并州儿。

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

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

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

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

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

形式: 古风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二)

君到洗沐已,蜡屐款北山。

吾祖山中人,凛然千载颜。

其旁马鬣封,近去龙衮间。

通鉴恰施行,新经宜少删。

世上有公议,渠自明忠奸。

物情有报复,天道则好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