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
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
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
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
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
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
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
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潨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牵怀到空山,属听迩惊濑。
檐垂白练直,渠涨清湘大。
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
主人吟有欢,客子歌无奈。
侵阳日沈玄,剥节风搜兑。
坱圠游峡喧,飕飗卧江汰。
微飘来枕前,高洒自天外。
蛬穴何迫迮,蝉枝埽鸣哕。
楥菊茂新芳,径兰销晚馤。
地镜时昏晓,池星竞漂沛。
欢呶寻一声,灌注咽群籁。
儒宫烟火湿,市舍煎熬忲。
卧冷空避门,衣寒屡循带。
水怒已倒流,阴繁恐凝害。
忧鱼思舟楫,感禹勤畎浍。
怀襄信可畏,疏决须有赖。
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庭商忽惊舞,墉禜亦亲酹。
氛醨稍疏映,雺乱还拥荟。
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
枣圃落青玑,瓜畦烂文贝。
贫薪不烛灶,富粟空填廥。
秦俗动言利,鲁儒欲何丐。
深路倒羸骖,弱途拥行轪。
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
翻浪洗虚空,倾涛败藏盖。
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
因思征蜀士,未免湿戎旆。
安得发商飙,廓然吹宿霭。
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战场暂一乾,贼肉行可脍。
搜心思有效,抽策期称最。
岂惟虑收穫,亦以救颠沛。
禽情初啸俦,础色微收霈。
庶几谐我愿,遂止无已太。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
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
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圭瑁。
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抱。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