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

夏首魃为虐,种插喧戽车。

骎骎六七月,原野皆菁华。

再拜田祖赐,熨帖海若家。

大有课水耨,小康占山畬。

因依瞻江云,西北起炮车。

归来省户牖,绸缪亟撑叉。

须臾视沟堑,揞塞深搔杷。

大块果噫欠,天阔谁能遮。

水立十丈浑,吹沙复流沙。

江海尚若此,柰此个稌花。

再驾才浃旬,怒很尤雄夸。檐声挟霶?,谷口应谽谺。

岂其发育初,继以肃杀加。

吹嘘咸失中,刑赏仍过差。

乡来赤壁火,万艘沈碧涯。

鬼操逃天诛,不剿残贼芽。

巽二死馀责,噬脐徒咨嗟。

矫矫水中龙,浮硖千万艖。

尺箠笞独夫,鼎足成一家。

至今说蜚廉,慷慨徒拜嘉。

云胡艰难际,狂暴相纷拿。

耕夫日悬悬,馌媪霜髿髿。

欲刈争淬镰,欲穫竞整耞。

私偿忧并吞,官输虞扑挝。

妄冀丰民天,仰天号且呀。

反吹果何道,身正心不瑕。

譊譊沸刍荛,静默宜无哗。

聪明弗遐弃,试以置齿牙。

千虑贵一得,何必棼于麻。

更诘姬旦鬼,勿谓东山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释居简对夏季旱灾与暴雨交替的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反思。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下的劳作艰辛与内心的忧虑。

首句“夏首魃为虐”,点明了夏季旱灾的严重性,如同旱魃肆虐,大地干涸。接着描述了农人为了灌溉农田而忙碌的情景,“种插喧戽车”,农事繁忙,车声喧闹。六月与七月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原野一片生机勃勃,“原野皆菁华”。

诗人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再拜田祖赐,熨帖海若家”,向土地神祈求赐福,希望海水能适时退去,为农田带来滋润。接着提到“大有课水耨,小康占山畬”,反映了不同层次的农民对雨水的期盼,既有对大丰收的渴望,也有对小有收获的满足。

然而,好景不长,风云突变,“因依瞻江云,西北起炮车”,西北方向乌云密布,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诗人描绘了暴雨倾盆的景象,“檐声挟霶?,谷口应谽谺”,雨声如雷鸣,山谷回响。他提出疑问,自然界的发展是否遵循了一定的规律,还是受到某种不可预测的力量的影响,“岂其发育初,继以肃杀加”。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暗示了自然界的破坏力如同战争一样残酷,“乡来赤壁火,万艘沈碧涯”。诗人感叹,即使是鬼神也无法逃脱天罚,“鬼操逃天诛,不剿残贼芽”。巽二,古代神话中的风神,被赋予了道德责任,“巽二死馀责,噬脐徒咨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行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矫矫水中龙,浮硖千万艖。尺箠笞独夫,鼎足成一家”。他呼吁人们应该像水中之龙一样,顺应自然,而不是对抗它。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反思,“至今说蜚廉,慷慨徒拜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王平江侍郎(其一)

在御无弦别有音,音中逸响岂难寻。

一弹首詟乘轩贵,万古群空立仗瘖。

肆狡缺唇安夜穴,凭妖九尾远城阴。

双旌不驻夫差国,谁振延陵季子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王平江侍郎(其二)

浮俗伽梨水上萍,池塘密密蔽澄明。

疏开堂印邀麾节,袖出台缄救劓黥。

才办买山钱未了,又营捩鼻木随行。

悬知不是缁云福,讵敢忘忧衒独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王侍守治生魂神徐提点

日月何私等照临,坦然明白洞幽阴。

其馀不信信诸己,所以无求求放心。

妖可击蛇惟笏在,河当娶妇遣巫沈。

不知今夕复何夕,起我惩奸志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饯燕(其一)

去时不似来时好,旧海棠丛锦幄低。

未必秋风便翻幕,楼空巢冷不堪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