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五)

韩起执晋政,下临东诸侯。

所觊一玉环,再请再不售。

辞者既引义,听者但包羞。

岩岩魏太子,旦夕宰神州。

所获一玉玦,卑辞谢钟繇。

丞相时晨起,中郎或晏休。

充庭尽璆琳,但颔不问酬。

似移勃律河,拱置车门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政治场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权力博弈。通过“韩起”、“魏太子”等角色的描述,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的不同态度和抉择。

首句“韩起执晋政,下临东诸侯”,开篇点出韩起作为晋国的执政者,面对东方诸国的局势,暗示了权力的集中与扩张。接着,“所觊一玉环,再请再不售”描绘了韩起对某种珍贵物品(玉环)的渴望,但未能如愿以偿,体现了权力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辞者既引义,听者但包羞”则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言辞与立场的重要性。引义者通过道德和原则来争取支持,而听者则可能因无力反抗或选择沉默而感到羞愧。这种描述反映了政治决策中的微妙平衡和道德考量。

“岩岩魏太子,旦夕宰神州”转而描述魏太子的形象,暗示其未来的影响力和权力。接着,“所获一玉玦,卑辞谢钟繇”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魏太子在获取玉玦后,以谦逊的态度拒绝了钟繇的请求,显示了其智慧和策略。

“丞相时晨起,中郎或晏休”进一步展示了不同官员在时间管理上的差异,暗示了他们在处理事务时的效率和优先级不同。而“充庭尽璆琳,但颔不问酬”则描绘了宫廷内满是珍贵之物,但无人在意回报的情景,反映了权力中心的奢华与冷漠。

最后,“似移勃律河,拱置车门头”以自然景象作比,形象地表达了权力转移和布局的动态过程,如同河流的流动和山脉的形成,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必然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古代政治场中的权力游戏、道德考量、策略运用以及权力转移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六)

穰侯太后弟,勋贤无与伦。

握秉五十年,山东半为秦。

唾手夺相印,咄咄一旅人。

辎重东出关,黄金贱于薪。

人生畏失职,所忧岂在贫。

应侯功不多,况乃疏间亲。

解绶不待晚,翛然保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阙(其七)

翩翩原尝辈,散金买虚名。

独有魏公子,好义复知兵。

取士识其真,肝腑为之倾。

一战邯郸完,再战大梁宁。五国从若风,强秦闭崤?。

积弱幸以强,昏主堕维城。

身死社不木,异代感英声。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八)

秦皇与汉武,雄略盖一世。

如何求神仙,毕死不能致。

醇秾日濡首,二八更代侍。

一念杀机发,九有为腥秽。

于力岂不饶,于道转成悖。

所以雪山翁,先辞转轮位。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九)

商君挟强力,焉能使秦王。

牖下亦已隃,华衮徒滋谤。

如何群小谋,复树中丞相。

仲达策有走,燕公雠可忘。

人巧一旦伸,天威畴能抗。

万事翻覆手,虽变理非诳。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