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封登高

今朝的的是重阳,独步崔巍觅醉乡。

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

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

閒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今日正值重阳佳节,我独自漫步在高峻的山岭寻找醉人的仙境。
满山的枫叶红如烈火,秋岩上的菊花却独自绽放黄色。
深沉的禅意似乎出自耶城的供奉,疲惫的旅人来到这里迎接香气四溢的宴会。
闲暇时阅读旧时题诗,感叹时光匆匆,回头一看,功名已成过往,两鬓斑白。

注释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习俗。
崔巍: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耶城:可能指佛教圣地或重要城市,具体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宴寝:宴会和休息的地方,此处指迎接宾客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上封登高》,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今朝的的是重阳”直接点明了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深深感慨。"独步崔巍觅醉乡"写出了诗人独自漫步高山,寻求醉人的景色和心境,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寻求解脱之意。

接下来两句“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通过描绘满山红枫和岩间孤黄菊花,展现了秋天的绚丽多彩,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一句,将禅意融入景色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倦客来迎宴寝香”又暗含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閒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感叹岁月匆匆,自己两鬓已斑白,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为线索,借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正论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

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

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小饮武夷道士吴之奇竹坡兼示章副观

福地今身到,玄天旧迹非。

溪声宁有谓,山意了无机。

俨立千云纛,同来二羽衣。

酒新良可饮,棋妙不须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马扩作亭湘江之上来求名以饮江名之

畴昔纵横虎豹韬,旆旌悠缅马萧萧。

饱闻国士无双誉,今见将军第五桥。

秀句自堪消永日,壮怀仍复在中朝。

楼前拍拍湘江绿,安得从公举一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中秋雨

待赏今宵定几人,岂应于毕遽相亲。

坐令华烛风头捲,却喜枯檐雨脚匀。

拱璧何妨藏韫椟,湛铜那得蔽游尘。

明年记取瞻银阙,万里秋光景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