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一)

圣谛廓然,何当辨的。对朕者谁,还云不识。

因兹暗渡江,岂免生深棘。

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

休相忆,清风匝地有何极。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现实困惑的揭示。"圣谛廓然"描绘了佛法的广大无边,然而"何当辨的"则反映出寻求真谛的不易和迷茫。诗人质疑眼前之人是否真正理解,暗示了在理解佛法上可能存在的障碍。

"对朕者谁,还云不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知的隔阂,"因兹暗渡江"比喻通过模糊不清的方式前行,暗示了探索过程中的艰难和风险。"岂免生深棘"则预示着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阖国人追不再来"表达了一种紧迫感,认为一旦错过,就无法再追寻,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回忆。"千古万古空相忆"强调了这种回忆的持久和徒劳。

最后两句"休相忆,清风匝地有何极"劝诫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回忆,而应专注于当下,让清风般的佛法真理遍布大地,达到一种超越和解脱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修行和觉悟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十三)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

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却问天边月。

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八十四)

了事衲僧消一个,长连床上展脚卧。

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

形式: 偈颂 押[个]韵

颂一百则(其四)

一勘破,二勘破,雪上加霜曾险堕。

飞骑将军入虏庭,载得完全能几个。

急走过,不放过,孤峰顶上草里坐。咄。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二十三)

象骨岩高人不到,到者须是弄蛇手。

棱师备师不奈何,丧身失命有多少。

韶阳知,重拨草,南北东西无处讨。

忽然突出拄杖头,抛对雪峰大张口。

大张口兮同闪电,剔起眉毛还不见。

如今藏在乳峰前,来者一一看方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