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谢少安(其一)

长安宝骑竞繁华,日夜经过七贵家。

见说名园春正满,招携同看牡丹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比权贵与平民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等级差异。首句“长安宝骑竞繁华”以“宝骑”点明人物身份之尊贵,加之“竞”字,生动地刻画出权贵们争奇斗艳、炫耀财富的场景。接着,“日夜经过七贵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权贵生活的奢华与频繁交际,暗示着他们地位的稳固和影响力之大。

后两句转向对名园春色的向往与邀请:“见说名园春正满,招携同看牡丹花。”这里不仅提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美好景象,尤其是对牡丹花的特别提及,象征着富贵与高雅的结合。通过“见说”二字,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期待,即希望与人共享这份春日的盛宴,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长安城中权贵阶层的生活风貌,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友情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谢少安(其二)

匹马垂杨度玉鞍,独携宝剑照霜寒。

道旁年少休相问,不是专诸不借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一)

高望丹霞兮似绚,薰风穆如兮轻扇。

引绛节兮徘徊,想仙人兮隐见。

丘之北兮散平畴,丘之南兮俯壑流。

惟丹井兮安在,将炼灶兮来求。

太史观风兮远举,翩独适兮谁侣。

问洞庭兮潇湘,溯三江兮沅渚。

踰岭兮逍遥,倚风流兮激洞箫。

索梅花于檐角,探丛桂于山椒。

将浮丘之足耦,岂葛洪之果遥。

若有人兮校天禄,藜光夜夜兮烂龙烛。

通姓字兮金闺,嚼紫芝兮漱寒玉。

椿既扬兮荆亦荣,挹茎露兮步蓬瀛。

纵奇观兮天外,控鹤辔兮云軿。

信幽兰兮味合,呼众凤兮嘤鸣。

桂醑兮兰杓,藉芳茵兮腾羽爵。

妙藻兮玄文,清词兮善谑。

映丽锦于花光,寄灵思于丹阁。

曲水兮觞浮,兰亭嗣兮风流。

伟仙槎之骤至,足胜事乎千秋。

形式: 古风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二)

仙人绛节霞为冠,盖拥芙蓉控紫鸾。

言经五岭维珠浦,更访浮丘觅圣丹。

丹山玄圃知非远,振衣原自蓬莱苑。

旧人银宫气倍寒,今来炎徼风常暖。

万里山河寓目存,千年洞壑从君选。

似此幽奇世外宽,玉堂佳客每盘桓。

瀔阳逸事光鸿业,太史新篇壮大观。

入夏轻霞封野荔,木绵古木浓阴蔽。

一笑豪情宇宙空,凉风习习生衣袂。

君是天朝之贵臣,向日丹忱在捧纶。

东南民力看将竭,一滴应沾雨露匀。

岭海即今增胜概,藻雅风流追往代。

若过南岳问祝融,两地烟霞谁是最。

形式: 古风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三)

畴昔之夕兮綵云结空,有美一人兮蔚若龙从。

来游南海兮憩于瑶宫,彼浮丘之何代兮于谁而逢。

吹笙玄圃兮驾鹤溟濛,遗丹井于千祀兮洒往韵于清风。

日月推迁兮竟不相待,唯至术之能垂兮与金石而终配。

葛子去兮不还,浮丘杳兮难攀。

咽清泉于涧底,倚丛桂于山间。

山间兮岁晏,古字苍苔兮漫漶。

旧渔歌兮唱酬,今石帆兮讵泛。

美人之来自南阳,手携玉节凌云翔。

佩声远出催寒溜,身到蓬莱万树香。

岭峤久不闻仙韵,丹崖深闭谁能问。

月照寒潭一色清,风吹万籁千岩振。

似此逸度兮可谁同,金茎挹兮玉露浓。

望皇华兮照烨,揽琪树兮青葱。

灵心未歇兮倡兹奇会,手握崇兰兮杂以芳蕙。

锦之错兮霞明,凤之翩兮日丽。

碧射玉盘兮角菱,红压瑶枝兮粟荔。

芬苾郁兮透绮疏,丹灼烁兮留岩砌。

维薰风之自南兮,时披拂于衣袂。

浮丘兮恍来,风流兮倘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