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偶成(其二)

湛如古井冷无波,钝若吴钩涩未磨。

半纸功名蜗左角,百年身世蚁南柯。

天翻地覆亲曾见,莫四朝三多几何。

万事转头供一笑,向来事业尽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描绘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与领悟。首联“湛如古井冷无波,钝若吴钩涩未磨”以古井和钝钩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淡然态度。古井之水静止不动,象征着内心的平静;而钝钩则比喻事物的不锋利,暗示对世事的看淡。

颔联“半纸功名蜗左角,百年身世蚁南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淡泊的主题。将功名比作蜗牛爬行在墙角,象征追求功名的微不足道;将一生的经历比作蚂蚁在梦中建造的宫殿,暗指人生短暂且虚幻。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颈联“天翻地覆亲曾见,莫四朝三多几何”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洞察。他亲历了世事的动荡与变化,认识到朝代更迭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尾联“万事转头供一笑,向来事业尽蹉跎”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时的豁达与释然。他认为,无论世间发生多少事情,最终都可化为一笑,因为过去的努力与成就终将归于虚无,唯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方能真正超越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体现了金末元初文人对于世事的超然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用韵答封张二子(其一)

有斤谁斲鼻端泥,借榻聊从地主栖。

万事成亏均野马,半生痴黠等醯鸡。

文章自笑非时样,道德空期与古齐。

老懒正疑閒处著,高名无用不如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用韵答封张二子(其三)

草鞋不踏禁街泥,一把黄茅足稳栖。

赋性可怜如野鹿,惊心未免听朝鸡。

是非毕竟何时定,出处从来自不齐。

坐断寒更吟未了,炉灰雪积火潜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再用前韵

劳生扰扰燕分泥,常逐东风到处栖。

止渴望浆那及酒,供炊无米敢言鸡。

仙人堕泪空辞汉,处士为书已赞齐。

陋巷自无车马到,衡门从此不嫌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再用渠字韵(其一)

儿女怜翁竟挽须,侯门何事曳长裾。

功名于我非所愿,风月与人良不疏。

绛灌自能扶汉业,绮黄只合老商馀。

耳根一洗尘嚣净,㶁㶁寒泉玉漱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