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看牡丹

流芳迅不停,杪春乃纡馀。

盈盈牡丹丛,初日秦罗敷。

好色始国风,意行不趑趄。

障扇章台街,走马城西隅。

入门眼先明,红笑语则无。

谁谓惊艳篇,小说等虞初。

生物日趋功,爱好理讵殊。

想见造化心,以此愚凡夫。

年年看花游,未肯自作疏。

共同车马尘,谁为达者徒。

斜阳经塔院,烈风与之俱。

高标兀峥嵘,垩像森模糊。

半日温柔中,乃复心胆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天宁寺观赏牡丹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赏花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流芳迅不停,杪春乃纡馀”,描绘了春天的时光匆匆,到了暮春时节,牡丹依然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接着,“盈盈牡丹丛,初日秦罗敷”两句,将牡丹比作初升太阳中的秦罗敷,形象地表现了牡丹的娇艳与生机勃勃。

“好色始国风,意行不趑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应有丝毫犹豫,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与热爱。“障扇章台街,走马城西隅”描绘了赏花人群的热闹景象,人们手持扇子,在街道上漫步,马蹄声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入门眼先明,红笑语则无”写出了进入赏花之地,眼前一片明艳,而耳边却只有花的轻笑,没有世俗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谁谓惊艳篇,小说等虞初”则表达了对牡丹之美超脱于寻常之上的赞叹,认为其美如同神话故事一般。

“生物日趋功,爱好理讵殊”强调了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的热爱始终不变。“想见造化心,以此愚凡夫”则是诗人对大自然创造力的赞美,认为正是这种创造力让平凡的人类得以欣赏到如此美妙的事物。

最后,“年年看花游,未肯自作疏”表达了诗人对赏花活动的喜爱,每年都会参与其中,从未感到厌倦。“共同车马尘,谁为达者徒”则反映了赏花人群中既有普通游客,也有懂得欣赏美、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斜阳经塔院,烈风与之俱”描绘了夕阳西下,风起云涌的景象,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高标兀峥嵘,垩像森模糊”则通过描述寺庙中的雕像在风中变得模糊,反衬出自然景色的鲜明与生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赏花的乐趣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昀谷西樵山居吟卷

西樵胜处似朱霞,难怪先生苦忆家。

割得山光入诗卷,归装应向陆郎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朱彊村侍御归鹤图

忠骞流闻出禁廷,十年湖海但冥冥。

要知鸾翮有时铩,商略閒房养鹤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汪子贤立春

冬冬腊鼓竟相催,急盼春阳一日回。

异事蓂墀仍吐夹,故乡冰岸已飞梅。

欲从鲁史论王正,愁与胡僧论劫灰。

剩有斜川游约在,赋诗酣酒待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为袁觉生题潘莲巢焦山图

满眼江山涕泪成,廿年浮玉旧题名。

故山好在今难讯,奈此江流日夜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