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朱壬林的《中宿峡》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帝子昔采竹,远游兹栖遁”暗寓诗人对古代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以神话传说中的仙子比喻远离尘世的高人。接下来,“芙蓉对面青,白云飞不尽”通过芙蓉与白云的意象,展现出峡中山水的清新与空灵。
“乔松经千霜,蟠株覆层巘”描绘了高大挺拔的松树历经风雨,覆盖着层层山峦,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力量。“猿磴风中开,鹤巢烟际隐”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寂静与神秘,猿猴踏石而过,鹤鸟在烟雾中筑巢,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琤瑽一斛珠,天半泻虚牝”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倾泻的珍珠,形容水流的清澈与壮观。“迅波走不停,混涵接海唇”则写出水流奔腾不息,汇入大海的情景,展现了峡谷的壮阔。
“到此始一束,造化巧枢楗”赞叹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仿佛是天地间的枢纽,将各种景象紧密相连。“山空樵响答,日落橹声紧”描绘出山间伐木声与傍晚归航的船夫声,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望望飞来寺,晻霭松门晚”以寺庙和黄昏的松门为结,暗示诗人在此处的驻足与思索,以及对宁静禅意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