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身处战乱时期的艰辛与无奈。"孤篷复一方"形象地写出诗人乘着孤舟在海上漂泊,每到一处都是新的地方。"江烽催鬓雪"暗示岁月匆匆,战争加速了诗人的衰老,"野爨燎衣霜"则描绘出野外生活的艰苦,衣裳上结满了霜,生活条件极其艰难。
"草木俱兵气"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战事的紧张和弥漫的恐慌气氛,连草木都仿佛带着杀伐之气。"亲朋半战场"揭示了亲友间的离散和战争的残酷,亲人朋友多数都在战场上生死未卜。
最后两句"犹怜心未已,啼眼望南阳",诗人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乡南阳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即使身处困境,仍无法抑制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泪水涟涟,遥望远方的故乡。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个人经历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悲凉诗篇,情感深沉,意境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