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幸太学倡和》由宋代诗人范纯礼所作,描绘了皇帝亲临太学(古代的大学)的盛况与教育的尊崇。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首句“四十馀年旧典章”,点明时间跨度久远,强调了传统与历史的延续性。接着“圣君今复幸虞庠”一句,以“圣君”称颂皇帝,表达出对君主亲临太学的敬仰之情,“虞庠”则借指太学,显示了教育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虎贲万骑森罗列,雁序诸生俨缀行”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描绘了皇帝亲临时的壮观场面:虎贲万骑的威武排列,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秩序;诸生雁序而行,整齐有序,体现了学子们的庄重与虔诚。这里不仅展示了教育的仪式感,也暗含了对知识与道德传承的重视。
“已见重准同舜帝,不须无逸戒成王”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与教导,希望君主能像古代贤君舜帝一样重视教育,避免像周成王那样因享乐而疏于治理。这不仅是对君主的劝诫,也是对教育价值的深刻反思。
最后,“祖宗基构隆三代,统业相承是肯堂”两句,总结了历史的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回顾祖宗建立的基业,强调了三代(夏、商、周)文明的连续性和教育在其中的基石作用,表达了对教育持续发展的期待与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帝亲临太学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教育意义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宋代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