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

衰病近来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龄藤。

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近年来因病体衰弱,行动不便,光公向我要了一根百岁藤。
闲暇时我拄着它又能去往何处,只有沿着溪流越过山岭寻找僧人交谈。

注释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行少力:行动力减弱,步履维艰。
光公:指某位尊者或朋友。
百龄藤:传说中能长寿的藤蔓,象征长寿或疗愈。
闲来:空闲的时候。
杖:拐杖。
向何处:去哪里。
过水缘山:越过山水,形容行走的路线。
只访僧:专程去拜访僧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感叹自己的衰弱和年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衰病近来行少力”,这句表明诗人因病体弱,行动不便,反映出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境。

“光公乞我百龄藤”,这里的“光公”指的是韬光上人,而“百龄藤”则是一种象征长寿和健康的物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赠与者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闲来杖此向何处”,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手持所赠之杖,闲暇时光,心中却不知该将这份恩情带往何方去寻访。

“过水缘山只访僧”,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穿越水流和山川,只为寻找那位赠与者——僧人。这种行走的动作,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寻觅,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尊崇之情。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辞白宾客归后寄

千骑红旗不可攀,水头独立暮方还。

家人怪我浑如病,尊酒休倾笔砚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酬令狐郎中见寄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

常闻欲向沧江去,除我无人与子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裴大夫见过

湖南谯国尽英髦,心事相期节义高。

解下佩刀无所惜,新闻天子付三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鹤雏

羽毛生未齐,嶛峭丑于鸡。

夜夜穿笼出,捣衣砧上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