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十日发祁阳(其一)》。诗中,诗人以自我调侃的口吻描述了在重阳节后艰辛的创作过程,他将自己的努力比作在浯溪挥毫泼墨,意图写出如画般的佳句。他期待着石鼓山的美景能激发灵感,同时想象江神似乎也在期待他的诗句,准备迎接彩舟的到来。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气变化,早晨的小雨停歇后又重新落下,夜晚江水忽涨忽落,显示出自然环境的多变。诗人通过“篷声瑟瑟”和“滩声滑”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出舟行的动态画面,暗示这些声音或许会陪伴他在创作中不断构思新的诗句。
整首诗以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对创作的热情贯穿,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文人精神,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