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饮啄于人似有缘,又将尘面对瞿昙。
儒冠未必非相误,时听钟声静夜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和高吉父六绝(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情长存和夜静时钟声引发深思的诗句。
首句“饮啄于人似有缘”表明了与朋友之间的相逢如同喝酒、品尝美味一般,都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强调了缘分的不可抗拒。
第二句“又将尘面对瞿昙”则是说诗人在尘世间的纷扰与佛教中的涅槃境界之间寻找平衡。这里的“尘面”指的是世俗生活,“瞿昙”则是佛教用语,意为清净、寂静之地。
第三句“儒冠未必非相误”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和个人选择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里的“儒冠”代表的是儒家的价值观和规范,“非相误”则意味着这种追求有时会导致迷失自我。
末句“时听钟声静夜参”则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听到寺庙里的钟声,这种宁静的时刻激发了他对生命、宇宙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参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尘世与超脱之间平衡的探索。
不详
世网缠身未得归,但劳清梦到林扉。
高人误作班行看,只是山中一布衣。
春动边声虏计狂,淮流据断架浮梁。
雨师怒烈风云阵,定报惊奔尽犬羊。
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
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老夫屡与死为邻,急报家人早入京。
正虑舟行流未滑,枕前快听泻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