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雨悠悠。
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
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
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雨悠悠。" 这两句表明连绵的秋雨似乎没有停息的迹象,它不仅浸湿了庭院的石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哀愁。
"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 这两句则转换了景象,从雨中的庭院到泊船之处,听到远方大雁的叫声,反映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思念;床下出现的蛐蟆,则是秋夜深沉的象征。
"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 这里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窗外的阳光透过绿色的窗帘投射进来,而室内却是一种淡淡的忧愁,没有去触碰已经熄灭的炭火。
"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独处时的情景,秋风吹过竹林发出萧瑟的声音,而他在窗前摆放了一盘未完的围棋,似乎是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捕捉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澹,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紫陌奔驰不暂停,送迎终日在郊坰。
年来鬓畔未垂白,雨后江头且蹋青。
浮蚁满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
春风秪有九十日,可合花前半日醒。
强健宦途何足谓,入微章句更难论。
谁知野性真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
窥砚晚莺临砌树,迸阶春笋隔篱根。
朝回何处消长日,紫阁峰南有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