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锡归自玉山昌甫以三诗送之后二篇有及予与徐子融傅岩叟之意且托其转寄答其意以谢之(其二)

曾共傅岩孙,同坐傅岩石。

纪游未抄寄,双梅解相忆。

天涯思美人,折花陡岑寂。

所幸柱上题,如新未陈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徐天锡、傅岩叟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过去的回忆。首句“曾共傅岩孙”回忆了与傅岩叟共度的时光,接着“同坐傅岩石”描绘了他们一同坐在傅岩的情景。诗人感慨未能将当时的游历记录下来分享,但“双梅解相忆”暗示着友情如同梅花般经冬不凋,能够寄托思念。

“天涯思美人”可能暗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折花陡岑寂”则描绘了在这样的思念中,独自折花时的孤寂心情。最后两句“所幸柱上题,如新未陈迹”表达了庆幸之情,因为那些共同的记忆虽然没有记录,但仍然新鲜如初,没有被时间磨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和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天锡归自玉山昌甫以三诗送之后二篇有及予与徐子融傅岩叟之意且托其转寄答其意以谢之(其一)

我闻章泉清,有客日洗耳。

而况坦腹眠,满意得佳士。

相期忘岁月,饱饭读书史。

祇恐翁独吟,黄鹄举千里。

静言同门友,吾郡差若多。

相望数舍隔,便如千里赊。

惟有湖上翁,时时许相过。

比缘迹萍梗,亦已废琢磨。

形式: 古风

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别墅南岩图并诸公题咏欲予同作为赋长韵

忆昔同作康山游,杖屦历遍千岩幽。

知君已具看山眼,每遇胜处尝淹留。

从兹一去间何阔,倒指殆欲忘春秋。

不知此地复何地,但见大江东去流。

相逢恍然如隔世,尽洗积年离别愁。

首为袖出南岩图,著鞭先我占一丘。

南岩之高不可攀,俗驾欲到何缘由。

君乃结屋于其巅,避世拟追园绮俦。

雪飞霜瀑自天落,戟列万竹干云修。

客来煮茗话畴昔,酒熟春禽相劝酬。

自言得此已足老,岂复更怀身世忧。

无心偶作云出岫,良念棣萼情绸缪。

对床听雨有真意,肯放拂衣归去休。

登高一日展遐眺,洗眼九华云渍收。

语我南岩卜筑地,只放五老高一头。

丹梯万丈径可蹑,独恨未遂曾往谋。

我生亦有山水癖,欲见未见心先投。

长哦南山白石烂,梦寐沧江飞白鸥。

归与亟办买山计,甘与世好相盾矛。

采蕨可以忘朝饥,种橘自当千户侯。

眷言志事在?亩,适我愿兮遑他求。

此时作书报同志,知肯远为题诗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形式: 古风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楼黄子京携至求同作

有客有客心地閒,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影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形式: 古风